L
L

White Shadows

每天去基友家相约健身,先是无奈看美剧,虽然没头没尾,起码是大热,也还好;然后是无奈看烂电影,虽然没有营养,起码电影总还是节奏紧张,也忍了;然后是无奈看视频网站上国内各种电视台报道的社会狗血小新闻,虽然智商很让人捉急,可起码新闻很短,而且不管粗俗还是脑残,能让人乐一乐也算没白看,罢了;然后上次一去,中央一套的我党抗日英勇历史系列回顾竟然开始了,实在触到我的下下限,无法再忍,掏出手机怒看了一本书。

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新闻,杂七杂八的了解了这么多事件,我觉得客观报道这个东西,在哪里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看那个回顾台儿庄战役的系列,不得不说,时代确实进步了,这种国民主导的抗日历史终于也能在央视被好好的报道一回。这个题材,有台湾国民党的角度,大陆共产党的角度,日本学者社会大众等等,你看哪一个,态度倾向都有,所以说,看哪一个,都不够,想让自己的认识不那么的狭隘,就得多看,别无他法。

只看台湾人说吧,隐隐约约还带着一种傲慢;看中共那个学者吧,你妹的舔菊花舔的我都有点点脸红;看日本所谓的公正教授吧,总感觉虽然说的听着很客观,可总是节目组筛选出来的,有那么种隐隐说不上来的感觉;看日本的所谓政府宣传报道吧,又不得不怒骂小日本SB;所以说这么个事,听谁说都不行,或者说看电视根本不行,就得自己有时间静下时间看看书,哪怕简单的看一些简化过的相对口碑比较好的史实读本,才能了解个大概。了解完了,然后再看看电视,看一些自己看不到的历史视频或珍贵史料啥的,才是个挺好的顺序我觉得。

记得有一阵,我老在知乎上看见这么一类问题,就说可不可以不读书了只看看知乎来补充知识?这个句型也可以套用在豆瓣,果壳,百家讲堂等等一切快餐式的渠道上。怎么讲呢,这些地方我也经常上,不懂的东西我也经常从上面迅速的补充一下,但是我只觉得,这些地方,给你的就是快速了解和启蒙,你一无所知,大概来看一眼,挺好。某些事情不那么重要你又对自己的判断有所犹豫,来看看大家的众说纷云,也不错。然后呢,仅此而已了。为什么这么讲呢,有些时候我在知乎看别人解答,哗哗哗几千字,自己完全不懂的方面,看着也看不出哪里不对,觉得噢原来如此;但有时候闲得蛋疼,我也会跑到自己Phd研究的相关版块去看一看,虽然从来不说话,不过一看那些自己深入了解的高票答案,立马发现好多的错误和概念不清,所以反推一下,那其他方面的高票答案很多时候在内行眼里也不过尔尔,你拿那个当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大脑还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拿来当杂闻见识扩展一下了解面就行了。

不过么,有时候觉得这个社会已经浮躁到,如果有人还有心思在网上看看这些信息来源已经可以被划归在很有追求很有进步的类别里了。

突然想到了几年以前,我在豆瓣阅读里读到的北大文学社的一篇刊物发刊词,虽然和上面说的不是特别的有关系,里面写的很多和我也很遥远,可是当时读的时候,就有点说不上来的触动,有那么一层意思在里面,那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所缺少的东西,不只是对于文学创作。也忘了是不是以前引过,再放在这里吧:

文学的固守 ——为《我们》创刊而作

校园文学,永远是大学文化中最生动的一片风景。一代又一代对文学怀抱着纯粹的理想与执著的激情的学子,曾在这片流动的风景里映下自己青春的面影以及无悔的求索。当二十世纪步入1997年的初夏时节,又一批年青的校园作者走到校园文学史的前台来了,于是就有了这期渗透了组织与编辑者辛劳与汗水的《我们》。

可以预想,在这个伴随着商品大潮如期而至的功利性时代,这份同仁性的文学刊物将以它对文学的纯然的热爱对抗围墙之外物质主义的喧嚣,以清澈的渴望追踪能够使“我们”维系在一起的深层血脉,以虔诚的信念探寻超乎世俗之上的人类生存无法缺少的终极关。在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甚嚣上的世纪末的今天,《我们》将凭依着校园这最后的一座堡垒,坚守属于自己的一方纯粹的领地,并把这种坚守视为“我们”同仁的共同信念与追求。

然而,归根到底,文学是一项孤独而脆弱的个体的事业。以“压力下的风度”著称的硬汉作家海明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授奖仪式上曾这样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苦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我们的时代越来越迅速地丧失的,正是这种永恒的东西。这种“永恒的东西”。最终很有可能仅存留在记忆深处,或者仅存留在文本以及生命个体岑寂而孤独的写作之中。在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学充满挚爱的校园作者所可能具有的最好的信念,即是把文学首先视为个体拯救的事业,并进而期盼通过拯救个体而最终走上一条拯救“我们”的道路。


看电视的同时看了这本书,应该说是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说要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社会的走向和个人的命运都是相关的,然后我大概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稍微的理解,或者说虽然还是没怎么理解,但是稍微的接受了习惯了去了解一些周围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完全的活在一个学生,校园,书本,自我的小圈子里。然后现在呢,慢慢的自己有自觉的意识要去看一些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知识,就单纯的觉得这种身边无处不在的活动总得去了解一下,很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东西没有那么的神秘,只要自己花点心思至少了解个基本还是不难,在三脚猫文科生面前还一脸无知的可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然后这本书有点点啰嗦,不过有些观点的解释看着还挺有逻辑。总得来说吧,不像郎教授那样各种所谓的爆料,让人吓得搞不清是真是假,至少从语气上,让人更加接受一点。